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近三年,核酸检测是发现病人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重要依据。因此,世界各地特别是我国推行在一定人群中反复多次进行全域全员核酸检测,以便及时发现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及时隔离,封住传染源。这本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也不时有因在集中核酸采集时被感染的报道。为降低集中核酸采集时存在的传播风险,笔者结合自身实践,分析集中核酸采集时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并提出几点预防建议。
一、集中核酸采集时存在的传播风险。
病人或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就在被采集人群之中;
口罩佩戴不规范或口罩防护级别不符合防护要求;
核酸采集时张口发声或呛咳,产生气溶胶造成病毒扩散;
人员间隔距离达不到防控要求;
说话、咳嗽等造成病毒扩散;
场所狭小,空气对流不充分。
二、预防措施的几点建议。
科学论证并界定需要核酸采集人员范围及频次,避免过度,减少风险;
在采集处放一电扇,增加空气对流,减少病毒及气溶胶停留时间,降低在采集时被感染的风险;
规范佩戴符合防控要求的口罩,如N95、医用外科口罩等;
保持一定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集中核酸采集时少说话、不交谈,遵守咳嗽礼仪;
集中核酸采集点尽可能放在空旷区域,保持空气对流。
勤洗手、戴口罩、一米线……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科学防疫、人人有责。因此,笔者提出以上建议,供集中核酸采集时参考。
|